我国最具财富能力的人群呈现出财富“房地产化”,高额的总资产未必都能为民众带来“获得感”。
9月5日发布的《2017胡润财富报告》显示,中国大陆600万资产家庭数量达到362万户,同比增7.1%。其中,北京成拥有600万资产家庭最多的地区。同期,中国大陆拥有千万资产的“高净值家庭”同比增长9.7%达147万户。报告称,大陆每94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豪。
从数据来看,“喜大普奔”,我国富翁增长的速度已超过GDP的增长速度,中国的家庭越来越富了。
不过,我们认真分析一下,这一年来中国家庭是怎么富起来的,就不会感觉振奋人心了。众所周知,2016年是房价飙升的一年,房产升值成为多数家庭的致富之路,房价高的地方千万富翁就多。北京位居高净值人群最密集城市第二,上海是第五,深圳、杭州、广州、珠海和宁波均在前十。在这些城市拥有一套稍微像样一点的房子,资产就会轻松超过千万。
细看千万富翁的资产构成,就能深刻感受房产升值在我国“创造富翁”中的贡献:
在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构成中,企业主占55%,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%,他们拥有180万的可投资资产(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),20万以上的车和价值200万以上的住房;金领占20%,他们财富中现金及有价证券部分增长至20%,他们拥有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,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;炒房者占15%,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90%,现金及有价证券占比5%;职业股民占10%,平均拥有450万以上自住房产,200万以上投资性房产和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。此外,在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构成中,无论是企业主、炒房者还是职业股民,房产占财富的比重在20%-80%。
值得车库排水板注意的是,金领、炒房者、职业股民大约占了千万富翁45%,而这个群体的房地产资产比重也说明,我国最具财富能力的人群也呈现出财富“房地产化”。
然而,高额的总资产未必都能为民众带来“获得感”,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一座房子超过千万,可知其中有多少千万富翁“囊中羞涩”?
上述45%的千万富翁中有不少是“房奴”“车奴”“孩奴”,每月换按揭之后有不少人是“囊中羞涩”的,所谓的“千万富翁”,他们的个中滋味,正如季羡林先生说的: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其中滋味,实不足为外人道也!”
经过2016年房价飙升之后,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,只要有一套房子,基本上就离千万富翁不远了,但假如只有一套自住房,实际上这样的房产资产对于生活质量提升等毫无价值。要是月供一套上千万的房子,恐怕真是“房奴”,几乎一辈子为银行打工。
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正好在杭州,一名普通司机来自江西农村,几年前月供了两套房,目前房子价值已过千万。但他说,只要不卖掉房子,他的生活还是靠开车,房租勉强够月供。
当然,不管怎么说,千万富翁还是越多越好,而且我国千万富翁的原始积累最主要还是来源于经济增长、居民收入增加、个人的努力等积极因素,只是需要警惕的是,经济走到今天,财富创造已经呈现出“房地产化”。窃以为,接下来我们更应该关注家庭财富的“成色”,让千万富翁真正名副其实,而不是“囊中羞涩”。